快手因侵权被判赔偿8910万,重复侵权遭严惩
18天前

来源:何理何法
案情简述
2025年,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与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分别就快手平台侵犯《德云斗笑社》(第一、二季)和《长相思》(第一季)著作权案作出终审判决。两案侵权事实高度相似:快手平台不仅未及时处理用户上传的侵权短视频,更通过其官方运营的“快手剧场”等账号主动上传大量侵权内容,并以合集形式推广传播。
侵权规模惊人:在《德云斗笑社》案中,平台未如实披露用户信息的侵权视频达2000余条;《长相思》案中,单集侵权片段播放量超百万。尽管著作权人先后向快手发送2000多封下线通知函,但平台仅表面删除部分链接,放任大量重复侵权账号继续活跃,甚至出现“删除-重新上传”的恶意循环。法院最终认定快手构成帮助侵权与直接侵权,判其赔偿总额8910万元(其中6000万为《德云斗笑社》案,2910万为《长相思》案),并要求平台采取有效技术措施过滤拦截侵权内容。
案情分析
1.平台过错认定:从“避风港”到“侵权港”的转变
本案核心突破在于法院对平台责任的严格认定:
①主动侵权情节:快手通过官方账号发布侵权内容,完全丧失“技术中立”立场,构成直接侵权,而非单纯的帮助侵权。
②重复侵权恶意:在收到数千次通知后,平台未对重复侵权账号采取封禁等根治措施,甚至未披露部分上传者信息,被认定为故意无视侵权风险。
③技术防控失职:法院指出,快手已有能力通过关键词、指纹比对等技术过滤侵权内容,却未对热播剧集设置必要预警,存在重大过失。
2.惩罚性赔偿的适用逻辑
两案高额赔款的计算依据《著作权法》第54条惩罚性赔偿规则:
①基数确定:以著作权人许可费(每集数百万至千万)为基准,结合侵权视频数量(超2000条)、播放量(部分单条超百万)及平台收益(广告分成、会员充值)综合估算。
②倍数加成:因快手“重复侵权+官方参与”情节恶劣,法院分别在两案中适用1.5-2倍惩罚性赔偿,最终总额达8910万元。
3.平台义务的司法升级
判决首次明确平台需承担“主动过滤”义务:
①技术措施强制化:要求快手建立与热播内容库匹配的指纹过滤系统,对疑似侵权内容采取“事先拦截”而非“事后删除”;
②账号治理严格化:对重复侵权账号必须封禁并披露身份信息,否则承担连带责任;
③官方行为责任化:平台官方账号内容需履行更高审查义务,一旦侵权直接推定平台全责。
4.行业影响:短视频版权治理分水岭
此案与2024年“腾讯诉抖音《扫黑风暴》案”(判赔3200万)形成连续态势,标志司法对短视频平台侵权容忍度归零。今后平台需:
①建立“热播剧版权预警清单”及自动拦截机制;
②重构审核流程,禁止官方账号参与内容搬运;
③完善用户协议,明确重复侵权终身封号条款。
8910万元判罚不仅是对快手过往侵权行为的清算,更是司法对平台经济“版权原罪”的彻底否定。此案传递三重信号:
1.“流量至上”的野蛮生长时代终结,技术必须用于版权保护而非侵权便利;
2.司法已成为维权可靠后盾,高额赔偿可有效弥补创作损失;
3.用户免费观看侵权内容的需求不再受纵容,平台需通过合法授权满足消费需求。
当快手官方账号成为盗播推手,当2000封警告信石沉大海,法律的重锤终于落下。此判决正如一份司法宣言:平台不能既是裁判员又是盗猎者,技术中立永不等于作恶自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