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未遂构成犯罪吗
3小时前

来源:网络
犯罪未遂构成犯罪。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犯罪停止形态。
从法律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明确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就从法律层面肯定了犯罪未遂是构成犯罪的。犯罪未遂具备了犯罪构成的基本要件,虽然没有达到犯罪既遂的完成状态,但它依然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和法益,具有社会危害性。
案例一:入室盗窃未遂
李某深夜潜入一户居民家中,意图盗窃财物。他已经进入屋内,正在翻找贵重物品时,突然听到外面有警笛声。李某以为警察前来抓捕他,吓得匆忙逃离现场。在这个案例中,李某已经着手实施盗窃犯罪行为,进入屋内翻找财物就是其着手的表现,而因为听到警笛声这一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得逞,构成盗窃犯罪未遂,依然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案例二:故意杀人未遂
张某因与王某发生矛盾,怀恨在心,决定杀害王某。张某持一把刀具在王某下班途中拦住王某,并向其刺去。王某奋力反抗,最终挣脱并逃离现场。张某由于王某的反抗这一意志以外的因素,未能成功将王某杀害,但其行为已经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虽然没有造成王某死亡的后果,但张某主观上有杀人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杀人行为,因意外因素未得逞,依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案例三:抢劫未遂
赵某和孙某二人预谋抢劫路人。一天傍晚,他们在一条偏僻的街道上看到一名女子独行,便上前拦住女子,威胁其交出财物。女子大声呼救,附近居民听到后赶来,赵某和孙某见状惊慌失措,没有抢到财物就逃离了现场。赵某和孙某的行为已经进入抢劫犯罪的实行阶段,只是因为女子呼救引来居民这一意志以外的情况导致抢劫未得逞,构成抢劫犯罪未遂。
犯罪未遂虽然没有完成犯罪达到既遂状态,但因其具备了犯罪的实质要素,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和主观恶性,所以构成犯罪,法律对其作出相应的规制和处罚,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法律秩序。这也提醒人们,任何试图实施犯罪的行为,即使最终没有成功,也不能逃脱法律的制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