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罪释放了还会被起诉吗
11天前

来源:网络
无罪释放后仍有可能被起诉。无罪释放通常是指司法机关宣布在押人犯无罪并解除其被拘禁束缚的状态。根据不同阶段导致无罪释放的原因,后续是否会被起诉情况也有所不同。
在侦查阶段无罪释放
在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如果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这种情况下,如果后续公安机关又发现了新的证据,证明被释放的人有犯罪事实,是可以重新启动侦查程序,并在侦查终结后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的。例如,在一起盗窃案件中,警方最初拘留了嫌疑人李某,经过初步调查后,因证据不足将李某无罪释放。但几个月后,警方在另一起案件的侦查中发现了与李某有关的新线索和关键证据,能够证明李某确实实施了之前被怀疑的盗窃行为,于是重新对李某展开侦查,并最终将其起诉至法院。
在审查起诉阶段无罪释放
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如果是绝对不起诉(即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等情形),正常情况下不会再起诉。但如果是存疑不起诉,当发现新的证据,符合起诉条件时,人民检察院可以重新提起公诉。比如,在某起涉嫌诈骗案件中,检察院在审查起诉时,因证据存在诸多疑点,不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对嫌疑人张某作出了不起诉决定并将其无罪释放。然而,一年后,被害人找到了关键证人,该证人提供了足以证明张某诈骗行为的重要证言,检察院根据新证据,重新对张某提起公诉。
在审判阶段无罪释放
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无罪、免除刑事处罚的,如果被告人在押,在宣判后应当立即释放。一旦法院作出无罪判决并释放被告人,根据“一事不再理”原则,通常情况下不能就同一事实再次起诉。但存在特殊情况,比如发现了新的事实或者证据,可能会导致重新启动审判程序。以一起故意杀人案件为例,法院一审经过审理,认为证据不足,无法认定被告人陈某构成故意杀人罪,遂作出无罪判决并将陈某释放。几年后,警方在另一起案件的调查中意外发现了与陈某案件相关的新证据,这些证据能够有力证明陈某的杀人罪行。经过法定程序,检察院可以申请再审,重新对陈某进行审判。
总之,无罪释放并不意味着绝对不会再被起诉。司法机关的决定是基于当时所掌握的证据和法律规定作出的,而随着新情况、新证据的出现,案件的走向可能会发生变化。法律的运行是严谨且动态的,目的在于追求实质正义和准确打击犯罪,同时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