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众斗殴没动手的怎么处理
16天前

来源:聚众斗殴
在聚众斗殴案件中,没动手的人处理方式需根据其在案件中的具体角色和行为来确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构成犯罪的情况
首要分子:若在聚众斗殴中起到组织、策划、指挥作用,即使未直接动手,也会被认定为首要分子,按照聚众斗殴罪的规定进行处罚。例如,在福州的一起聚众斗殴案件中,何某与念某口角后约定打架,何某通过小吴纠集多人,小吴虽未动手,但其纠集、寻找人员的行为直接导致斗殴发生,在整个过程中起组织作用,被法院认定构成聚众斗殴罪。最终,因小吴犯罪时系未成年人且有自首情节,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积极参加者:如果在现场为斗殴者助威、呐喊,起到精神上的支持作用,或者参与了聚众斗殴的准备过程,如帮忙召集人员、提供斗殴工具等,可能被认定为积极参加者,同样构成聚众斗殴罪。比如甲参与聚众斗殴,在现场帮忙望风,未直接动手,法院根据其在犯罪中的作用,认定为从犯并予以处罚。还有一种情况,若事先明知他人要聚众斗殴,仍为其提供场所、交通等便利条件,也可能构成该罪。
不构成犯罪的情况:如果确实只是偶然路过现场,被裹挟参与其中,未实施任何斗殴行为,也未与其他参与斗殴者有共同的犯罪故意,这种情况下一般不认为构成犯罪,可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可能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如拘留、罚款等。例如张三与李四约架,张三邀约的人员到达现场后未动手参与打架,经调查,这些人员只是受张三邀约,没有其他积极参与的行为,且无共同犯罪故意,那么他们可能会受到治安处罚,而不构成聚众斗殴罪。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会综合全案情况,包括当事人的陈述、证人证言、现场监控等证据,来准确判断没动手者在聚众斗殴事件中的实际角色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相关推荐